郑仙不急不慢地指向天空,天空中有星星划过,拖着长长的尾巴。郑仙慢吞吞地开口说道:“你看,是哈雷彗星。”吴桐知道郑仙不会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于是她开始回忆起自己学过的关于哈雷彗星的知识。
哈雷彗星,是每76.1年环绕太阳一周的彗星,由英国物理学家爱德蒙·哈雷首次测定轨道数据并成功预言回归时间。
当然,各位看官不要误会,这些知识实在不是已经十几年没有学过地理知识的吴桐能够回忆起来的。而是在哈雷彗星来到的瞬间,有一股力量将吴桐和郑仙拉了进去——这大概就是这个时空里的三维空间了。
这个世界是黑色的,她们什么都看不见,但能够感受到有东西浮现在她们的脑海里。脑子里的声音先是告诉了她们关于哈雷彗星的基本信息,然后又告诉了她们这个世界的基本信息。
先前她们的推断并没有错误,这个世界确实是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只不过因为王朝的遗址早就沦为一片废墟,废墟之上又进行了新的演化进程,现在那里已经是一片森林了。一是地处偏僻,二是出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考量,考古发掘也没能挖掘出这个王朝的痕迹。
综上来看,关于这个王朝的第一手史料已经不存在了。
虽然这个王朝在魏晋南北朝的历史中存在的时间并不短,然而由于它的几任国王都是狂热的农业爱好者,致力于建设老子式的“小国寡民”的社会,这个王朝可以说是与世隔绝,与外界沟通不多。
这个国家的建立在某种程度上和桃花源有着相似之处。一开始,只是几个村子的人逃难到了这里,开始休养生息,所以一开始这个国度里也没有皇帝的存在。后来逃难的人越来越多,人多了,就必然产生权力分配的问题。后来,有的人甚至领导着军队来到这里,专制又开始滋生了。
经过十几年的明争暗斗,最终夺得统治权的是现在的王室,这个王室建立的那天,刚好是哈雷彗星经过地球那天,当时的史官——是的,那个时候还有史官,记录下了这件象征着福瑞的事情。一开始人们还可以和外界交流,后来皇帝下令封堵出口,这儿就成了某种意义上的独立王国。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哈雷彗星同样将预言这个王朝的衰败,两个周期之后,这个王朝将迎来一次彻底的覆灭,而这个王朝存在过的一切痕迹都将被毁灭。
人们大抵也都知道,桃花源这样小国寡民社会的理想产物显然是不存在的,这不过是陶渊明虚构出来的一个世界。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历来有着多种多样的解读,甚至有桃花源讲的实际上是一个鬼故事的说法。然而种种说法只不过都在指向一个事实:桃花源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
因此这个王朝也在几次王位的迅速更迭和父子兄弟相残的夺位之争中迅速衰落了。住在这儿的人民,大多在战乱中逃向了外界,战乱重新打开了封堵的出入口。
逃出去的人们进入了那些被记录在历史典籍之中的国家中生活。他们对于自己曾经来自“桃花源”的事实闭口不提,因此外界的人们也无从知道桃花源的存在。
这个时代用的文字和西夏文属于一脉相承,西夏文就是由这种文字演变而来的。不过这个时代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众多王朝中显得藉藉无名。
由于南北方民族的交融,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融,这些人虽然生活在“桃花源”,生活习俗却与汉人相异。
不过以前写穿越文的人显然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那就是古代人的语言问题。语音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的。我们现在推断出来的古代的语音演化历程,是一代代语言学家不断推进研究的结果。
如果不是语言学家,一个现代人穿越到古代去,能够马上理解古代人所说的话,并和古代人用现代汉语交流,是相当不现实的。当然一个语言学家穿越到了古代,应当是欣喜若狂的,如果他们能够细心观察,随时记录,回到现代社会发表十几篇C刊,晋升二级教授的希望可是大大提高了。
闲话休提,我们回到正题。因此,像吴桐和郑仙这样的普通人穿越之后,按理来说他们是不能够和古代人进行正常交流的,无论是语音、词汇,还是语法,都是她们和他人交流的障碍。
这个时候,她们就会获得一种特殊的能力,穿越者们通常把这种能力叫做“语言矫正”,她们听到的话,说到的话,看到的文字,都会经过这种“语言矫正”,语言矫正的程度是有限度的,如果穿越者说的话太过于现代化,是不能被矫正的。
语言矫正背后是什么力量在推动他们一无所知。她们现在进入的这个系统,是历代穿越者经过不断努力建造出来的。系统建造完成之后,每一个穿越者都将对于穿越有更基本和系统的了解,不至于一头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