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吹来,吹过菜地里还在生长的蔬菜,菜叶微微抖动,有虫子正趴在叶子上大快朵颐。虫子好奇地抬着头看着院子里的人,心想世上最快乐的也不过就是吃饱喝足了,于是它兴奋地打了个滚,掉在了地上。
看吧,志得意满之时就是危险来临之时。
郑仙正准备往房内走,她刚刚在井边打完水洗了脸,她端起自己的盆子对着吴桐说道:“诶,你还不进来?别到外面喂蚊子了。还有,外面虫子可多了,你一个人在外面可没有人帮你捉虫子啊。”吴桐最怕虫子,平时遇到虫子,一定吓得跳起来。
吴桐并不像往常一样嬉皮笑脸地回话,而是叫住了郑仙,对着郑仙的背影问道:“郑仙,你告诉我,你是不是知道什么,不能告诉我。”
郑仙没有转身,收起了打闹的语气,接着说道:“不是我不想告诉你,而是有些事情,需要你自己去发现。我可以告诉你的是,我们来这里是有任务的。我最开始知道一些事情,是出于一个契机。”
“什么任务?又是什么契机?”吴桐紧追不舍地问到。
“你知道我比你先穿越过来吧。我穿越过来的时候,有一个类似系统的东西,告诉我,我将在梦境中获得一些信息。但我不能把这些信息告诉其它的穿越者,直到穿越者自己发现异常。而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在你身边的人送出宫去。”
“为什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吴桐来到这个世界之后第一次觉得毫无头绪,为什么真相只有郑仙知道,而她一无所知?为什么她们会有这样的任务?这些在她们身边的人难道就只是NPC吗?为什么郑仙说的是“你”,而不是“我们”?
郑仙安静了一会,回过头,才接着说道:“我所知道的都在梦里了。我做了一个梦,梦里和现在一模一样,但我看不到故事的过程,只有在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时我才是清醒的。每次我清醒的时候,就会看到一个人离开。”
“故事的结局是什么?”吴桐知道郑仙的话还没有说完。
“我看到故事的结尾,是我离开了。”郑仙说道这里停了下来。
那么郑仙没有说出口的话是什么?吴桐大概知道了,任务进行到最后,只有吴桐一个人留在宫中。
“你们都是怎样离开的?”吴桐看着郑仙,郑仙示意吴桐坐下。两个人并排坐在栏杆上,月亮这时躲进了乌云里,天上只有星星。
“我看不见他们是怎么离开的,我只能感受到自己是怎么离开的。”
感受到?这个形容显然没有这么简单,郑仙离开的方式一定不同寻常。
吴桐追问道:“什么感觉?”
“黑,一望无际的黑,然后有东西掉落下来,一开始有哭声,有乐器声,最后什么声音都没有,我什么都看不见,也听不见,但我能闻道血的味道,最后味觉也快要消失,我感到空气越来越少,我就要不能呼吸。”
郑仙是用很平静的语调说完这一段话的,她好像并不担心。吴桐听完郑仙的话时,就意识到了郑仙是怎样离开的。郑仙去的绝不是一个好地方,那个地方对于少数人来说也许是风水宝地,但对于郑仙这样的人来说,对于更多的普通人来说,却是人间炼狱。
根据郑仙的描述来看,那里大概就是皇帝的皇陵,而郑仙大概就是皇帝的陪葬。那吴桐为什么会留在宫中呢?按照她们所知道的常识来判断,殉葬的妃子有时候是没有子嗣的妃子,有时候是生了孩子的妃子。前者是母凭子贵的典型,后者则是子贵母死的产物。
在一些少数民族王朝,统治者为了保证自己的政权不被外戚干扰,就会杀死继承人的母亲,用这种残忍的手段来防止外戚专权。这种暴力的保证一姓专权的制度,残害了无数无辜的生命。
其实殉葬制度在明英宗之后就已经废除了,那么在这个还没有废除殉葬制度的朝代,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出现《牡丹亭》才对。这个时代看上去是毫无秩序的,她们之前几次判断过她们所出的时空,但都没有确凿的证据去判定她们的推论是否正确。
她们不是没有尝试过询问周围的人,可是她们一但说出有关的话,就仿佛被天然屏蔽了一样,永远无法被人听到。
想到这里,吴桐问郑仙:“那我们所处的究竟是什么朝代?”